【推荐】A股的Beta很强烈beta股票择时资讯

spring 0 2025-03-03

最近有人跟我说:今年A股的波动会很大。我说去年难道不大吗?去年一季度突然爆发、二季度回调、三四季度继续向上;前年难道不大吗?2018年1月上证50曾经19连阳,很多人轻松赚20%,但接下来跌了一年,最终倒亏30%的人比比皆是;2016年难道不大吗?2016年年初就熔断,几个交易日就成了当年的胜负手;2015年更是大起大落的一年;2014年上证综指涨50%、2013年创业板指涨80%;2012年是我新财富折桂之年,上证综指连跌七个月500点创新低;2011年上证综指从最高点到最低点跌了1000点;2010年是一个巨V,指数先跌掉25%再回到原点;2009年光指数就涨了一倍、2008年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2005年至2007年是大牛市

所以过去十五年,除了2017年,哪一年的波动不大?关于此点,我们看下表各大指数的周度波动率就可以看出。

从上图数据,结论一目了然,但身处其中却未必如此。事后看,2017年可能是个异常值,但当时给予我们的压力巨大。因为我们的方法是建立在A股剧烈波动的基础上,而2017年恰恰是我们私募创业的第一年。当年A股的波动急剧收敛,让我们手足无措。并且当时有很多解释,诸如外资改变A股、价值投资的元年、A股高波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 ·我们当时最大的困惑就是“这是一个异常值?还是一个元年?”如果是前者,我们无非一年业绩不佳,如果是后者,我们多年辛苦摸索的武功就废了。所幸,2018年波动就又来了。

我在前一篇公众号文章《巴菲特到底择不择时》中指出:道指过去120年,跌幅超过20%的仅18次,跌幅超过30%的仅8次:

所以美股确实不是一个波动剧烈的市场,但这一点在A股却根本不成立。以上证综指为例,过去20年,指数跌幅超过30%的就达到5次,这还不包括前十年毫无规则的蛮荒时代。

所以,我一直认为在A股这样高波动的市场,懂点宏观策略不无裨益。关于此点,参见公众号2016年8月5日《宏观策略的作用》、2018年6月15日《那些年我们经历的股灾》和2018年6月22日《什么是自上而下》等文章。

此外,A股还有强烈的同涨同跌性,所谓结构性行情很多时候都只是过程中的片段。在一个熊市中,抱团取暖再正常不过,恰如2008年年中的种子和3G、2012年9月的白酒和2018年7月的医药,但最终都一样,只有低估值才会有相对收益。关于此点,参见我2012年8月15日《宽体策论》第13篇《寒冬中,“抱团取暖”未必持久》。

如果剔除当年上市的新股,统计当年所有老股的涨跌比例,如下图:

如图所示,2005年有24.7%的股票上涨,2006年是96.2%,而刚过去的2019年是75.5%。我们以25%和75%为两条分界线,发现过去十五年,占比落在25%和75%之间的只有2010年、2012和2013年。而2012年主要是靠最后一个月的逆袭,统计12月3日之前的数据,这个比率是22.2%。所以,完整意义上讲,过去十五年只有2010年和2013年占比在25—75之间。

如果占比低于25%,选股胜率很低,想想2005、2008、2011、2012前11个月、2016、2017和2018年,似乎只有2017年机构有赚钱的感觉,其他年份都很惨淡。而2017年是很特殊的,那一年非但波动小,并且涨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票。所以一旦胜率低于25%,其实想通过结构赚钱并不容易。而一旦胜率超过75%,例如2006、2007、2009、2014、2015和2019年,那关键就是要买入和持有。所以在25和75之外的这13年,除了2017年,大部分年份其实是靠Beta来决胜负。

过去十五年真正有结构性机会的只有2010和2013年,而这两个年份其实主要也是风格因素。2010年是抛周期买消费,而2013年是抛周期买TMT。关于风格,有时间再另外撰写文章。

光学测量仪器

影象测量仪

光学影像量测仪

上海影像测量仪

上一篇: 【推荐】A股白银股爆炒背后白银有色是地名白银基金没有银白银投资基金
下一篇: 【推荐】A股的奥运时间2012上证指数最高是多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