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北上资金查看法股票中北上资金怎么看
176
2025-01-29
文章目录:
1、南郑一村连发7起入室盗窃案 连一提抽纸都不放过2、南郑新集镇易地搬迁挪穷窝拔穷根3、南郑新集镇固本强农 倾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名优品牌
南郑一村连发7起入室盗窃案 连一提抽纸都不放过
陕西网讯(通讯员 徐健倬 彭超)7月21日至22日,汉中南郑区新集镇太白村连续发生7起入室盗窃案件,均为家中门窗夜间被撬,财物被盗。
民警研判发现,这是一起流窜作案,且犯罪嫌疑人驾驶有车辆,锁定嫌疑人应为20至30岁之间的男性青年。随即,民警通过调取案发路段监控,确认作案车辆为一辆白色陕A牌SUV,最终在南郑区新集镇一茶馆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亮(男,23岁,南郑区新集镇人)驾驶车辆,于7月20日、21日深夜,窜至事先踩好点的太白村五组通村公路沿线的7户村民家中,采取撬压门窗护栏入室盗窃的方式,共盗窃现金1400余元、金项链1条、一提抽纸,以及一些旧版人民币,张某亮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南郑新集镇易地搬迁挪穷窝拔穷根
陕西网讯(通讯员 廖科 陈治中)南郑新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措施活、步奏稳、进展快、效果好,深受贫困搬迁农户好评。目前,全镇8个易地扶贫安置点381套安置房已全面竣工交付安置,130户统规自建贫困户和47户分散安置贫困户房屋已全部通过质量、政策验收,入冬前全镇558户建档立卡异地扶贫搬迁户基本住房得到了全面保障。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新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判,立足精准脱贫攻坚,从移民搬迁与精准扶贫搬迁信息对接共享上下功夫;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的政策,通过精准扶贫数据清洗,准确标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易地搬迁户,做到移民搬迁与全镇易地扶贫搬迁系统信息对接共享,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合理确定易地扶贫安置点,该镇地域辽阔,环境多样,而贫困搬迁对象,大都属于弱势群体,为了既照顾这类人群的基本生活,又考虑他们未来的发展出路直至如何脱贫,镇政府在扶贫安置点的确定选址上做过细的工作,由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所属村庄调研,召开群众诸葛亮会,在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了全镇8个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对应集中安置贫困搬迁户381户,对130户便于中心村易地安置的贫困户和47户分散扶贫安置户,给于了中心村统规自建安置。及时开展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按不同安置区域开设不同培训课程。
为了使贫困户搬的出、留的住、能脱贫、可致富,镇上先后三次举办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先以集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平川村,开设了蔬菜、苗木、花卉种植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和集市商业贸易技能课程。以沿山沿边村为中心,辐射丘陵山区,开设粮油种植技术和猪牛羊鸡养殖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课程,三次参训人员达613人,让贫困户按照自身环境条件选择符合自己就业创业的发展道路。严格贯彻贫困户搬迁安置政策,让贫困搬迁对象切实享受政策实惠;对8个安置点381户安置户,严格落实人均出资不超过2500元、户均出资不超出10000元给于交钥匙入住的政策标准,对中心村130户统规自建安置户和47户分散安置户,如期分别给于了人均25000元和人均15000元的建房补助。
南郑新集镇固本强农 倾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名优品牌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汉中讯(通讯员 刘建林)南郑县新集镇是全县的农业大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把稳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规格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头戏。
新集镇围绕“特色化、规模化、绿色化”的目标要求,着力把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做出规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首先,抢抓机遇,投资3900万元,完成了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改善和提高了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其次,因势利导,整合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按照抓特色、创品牌、增效益的思路,重点扶持引导焦山的生猪、水城的甲鱼、龙王、野炉的肉兔、碗厂、华燕、分水的优质茶叶和金华的藏香猪等种养殖基地建设。初步建成以吴坎为龙头的生态茶园区,并形成生态茶园带,以濂河沿岸蔬菜种植带,以水城为主的特色养殖带,以焦山为主的养殖示范带,辐射和带动镇域经济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