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北上资金查看法股票中北上资金怎么看
177
2025-01-29
文章目录:
1、乡村振兴看滨州:博兴这个村的老太太足不出户可月挣1500元2、柴火“编”出大产业——山东滨州市博兴县湾头村见闻3、柴火“编”出大产业——山东滨州市博兴县湾头村见闻
乡村振兴看滨州:博兴这个村的老太太足不出户可月挣1500元
齐鲁网滨州8月1日讯湾头村位于滨州市博兴县,自清代起就有草柳编织的传统,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富有的工艺。而如今,随着电商的兴起,湾头村人将传统的草柳编工艺与网购嫁接,带动传统草柳编工艺走向全国,甚至世界。
当走进淘宝村博兴湾头时,在村街上几乎是看不到闲逛、坐门口晒太阳的景象,而看到的却是满街的小货运车和家家户户在编制草柳编的父老乡亲。
博兴县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安宝忠介绍:因为,湾头村临近有一个鲁北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麻大湖。湖区生产着芦苇、蒲草、玉米皮及其他的农作物麦秆等,受天然因素的影响,村民们很早以前就有这种传统的手工编制手艺,至今已有很多年的历史。
博兴湾头村:草柳编技能融入百姓生活
在博兴湾头村里,草柳编是家家户户掌握的一种技能,上有七八十村的老人,下到年轻的妇女,各个都是动作娴熟,已经把编制草柳编当做一种乐趣融入到生活中去。
记者在村街上走着走着,看到一幅特别温馨的画面,一对穿着姊妹装,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门庭内,一边编制着草柳圈,一边谈笑风生。
她们从十几岁就开始学习草柳编,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像她们这样的动作娴熟,编织能手的老人,在湾头村不计其数。
传统工艺与互联网“结缘” 形成产业链带动发家致富
有着草柳编传统手艺为基础的湾头村,在2000年的时候经历一次大的变革。
当时的草柳编仅是停靠在传统模式,家家户户都是在编织着一些馒头筐菜篮子等,因受市场行情的制约,销量一直不温不火。
博兴县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安宝忠说:“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到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注册了网店,在我们尝试的过程当中,卖出去的利润比较可观,比在实体店卖的好,所以说我们就增强了做互联网的信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村民们对互联网也逐步的认可,大约到了2009年,整个的传统工艺草柳编与互联网碰撞出了新的“火花”,网上的销售额突破了亿元,远远超过了实体店的销售。
正当电商火热的时候,村里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很多的年轻人开始专业做网店,带动了整个湾头村的草柳编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村里的实体店有180多家,淘宝网店就有800多家。
随着网店的增加,不仅给全村的经济带来了质的变化,从实体店、网店、包装、物流、快递,延伸到末端的手工编制,使整个村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产业链的形成带动了全村1800多户村民致富之路。
博兴县湾头村草柳编大户张际中说:“通过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了每个编工户的收入增加,村里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可以足不出户,每天在不耽误任何家务事的前提下,能挣到四五十块钱,每个月大约在1500左右。”
编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在博兴县湾头村,通过传统草柳编和互联网的完美结合,真正体现了村民们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柴火“编”出大产业——山东滨州市博兴县湾头村见闻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济南4月1日电 题:柴火“编”出大产业——山东滨州市博兴县湾头村见闻
新华社记者王阳
接单、装箱、贴单、发快递……每天清早,32岁的山东滨州市博兴县湾头村村民安宝康就开始忙个不停。“思路一变天地宽。小村庄联上互联网,草柳编在家里就可以卖到全国!”他说。
湾头村清代起就有草柳编织的传统。改革开放后,草柳编工艺品是当地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农民坐在家里,30分钟左右就能编织一个收纳筐或桌凳。使用的原料——蒲草、毛草、玉米皮则是周边湖泊湿地的“馈赠”,以前只是做饭用的柴火。
近年来,随着电商兴起,湾头村人将传统的草柳编工艺与网购嫁接,开辟了新销路。目前这个村1700多户居民中,800多户开起了淘宝网店。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利用‘互联网+’开发本地资源、发展乡村产业指明了方向。”安宝康说。
安宝康是湾头村土生土长的大学生,也是村里最早开设草柳编专营淘宝店的人之一,他将原来的家庭作坊变成“淘宝店+家庭工厂”的方式,使这里的草柳编织品行销我国多地。
2017年,这个村草柳编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最大的网店年销售额超千万元,“一般的网店一年也能赚个十万八万元。”
“村里有了富民产业,就能留住人,尤其是年轻人。”47岁的湾头村村委会委员安宝忠说。
有了电商助力,草柳编织让全村不同年龄段的村民,都有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吸引不少外地来创业的青年。安宝忠介绍,“在这里,60岁以上的村民主要做手工编织,四五十岁的干乡村物流、产品包装、开实体店,80后、90后成为网店店主的主力军。”
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安宝忠说:“经济收入增加了,原来村里没有几部车,现在村里五六十万元的车都不鲜见,做电商的年轻人在县城都有房子。”
“下一步,我们不光要让农村产业兴旺、产业富农,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还要着力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让农村更美。”山东滨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
安宝康是湾头村产业发展带动人居环境改善的见证人。近几年,村路硬化了、街道明亮了、电网健全了,幼儿园和公园也建成了。
“生活改善后村民精神面貌大不一样,生活有奔头,邻里矛盾少了。群众主动支持乡村公益事业,尤其是老年人的幸福感大大提升,文明氛围日益浓厚。”安宝忠说。
柴火“编”出大产业——山东滨州市博兴县湾头村见闻
新华社济南4月1日电 题:柴火“编”出大产业——山东滨州市博兴县湾头村见闻
新华社记者 王阳
接单、装箱、贴单、发快递……每天清早,32岁的山东滨州市博兴县湾头村村民安宝康就开始忙个不停。“思路一变天地宽。小村庄联上互联网,草柳编在家里就可以卖到全国!”他说。
湾头村清代起就有草柳编织的传统。改革开放后,草柳编工艺品是当地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农民坐在家里,30分钟左右就能编织一个收纳筐或桌凳。使用的原料——蒲草、毛草、玉米皮则是周边湖泊湿地的“馈赠”,以前只是做饭用的柴火。
近年来,随着电商兴起,湾头村人将传统的草柳编工艺与网购嫁接,开辟了新销路。目前这个村1700多户居民中,800多户开起了淘宝网店。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利用‘互联网+’开发本地资源、发展乡村产业指明了方向。”安宝康说。
安宝康是湾头村土生土长的大学生,也是村里最早开设草柳编专营淘宝店的人之一,他将原来的家庭作坊变成“淘宝店+家庭工厂”的方式,使这里的草柳编织品行销我国多地。
2017年,这个村草柳编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最大的网店年销售额超千万元,“一般的网店一年也能赚个十万八万元。”
“村里有了富民产业,就能留住人,尤其是年轻人。”47岁的湾头村村委会委员安宝忠说。
有了电商助力,草柳编织让全村不同年龄段的村民,都有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吸引不少外地来创业的青年。安宝忠介绍,“在这里,60岁以上的村民主要做手工编织,四五十岁的干乡村物流、产品包装、开实体店,80后、90后成为网店店主的主力军。”
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安宝忠说:“经济收入增加了,原来村里没有几部车,现在村里五六十万元的车都不鲜见,做电商的年轻人在县城都有房子。”
“下一步,我们不光要让农村产业兴旺、产业富农,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还要着力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让农村更美。”山东滨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
安宝康是湾头村产业发展带动人居环境改善的见证人。近几年,村路硬化了、街道明亮了、电网健全了,幼儿园和公园也建成了。
“生活改善后村民精神面貌大不一样,生活有奔头,邻里矛盾少了。群众主动支持乡村公益事业,尤其是老年人的幸福感大大提升,文明氛围日益浓厚。”安宝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