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回抽什么意思股票回采是什么意思
174
2025-01-29
文章目录:
1、北京多区下冰雹:超大个,各种形状2、长城修缮看箭扣:一场“修旧如旧”的长城大修3、怀柔大山深处“全球最美”书屋 没钱安空调?
北京多区下冰雹:超大个,各种形状
哗啦啦
哐哐哐
伴着斜风冷雨
北京多地今日傍晚下起了冰雹
视频加载中...
北京市气象台25日15时30分
发布了冰雹黄色预警:
当前至22时
本市出现分散性冰雹
来源:中国天气,郤爱飞/摄
来源:气象北京
来源:@气象北京,昌平下午时分下起冰雹,贾爽/摄
来源:@气象北京,门头沟下清水村下午两点多出现冰雹,李然/摄
延庆的冰雹伴着雷雨
朝阳区奥特莱斯降下小冰雹
来源:@气象北京,海淀区学院路也下了冰雹,徐学雷/摄
据@交通北京
受强降雨影响
昌平区X033昌崔路(K6至K6+100)
路段路面积水
造成道路双向阻断
抢险人员正在加紧进行抽水作业
昌平区X037水库西路(K1+405)
军都桥下路面积水
造成道路双向阻断
抢险人员正在加紧进行抽水作业
25日12时至18时降水量(毫米)
全市平均3.1
城区平均1.8
西北8.8、西南2.4、东北2.0、东南0.3
城区最大海淀永丰中学14.7
全市最大怀柔喇叭沟门47.3
这个端午假期
华北地区雷雨频繁
多以雷雨大风和冰雹为主
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夜间
一般每年5月下旬到6月
是东北冷涡一年之中最为活跃的季节
也使得华北、东北和黄淮等地
雷暴发生概率急剧上升
据@气象北京
明天白天阴天间多云
山区有雷阵雨
北转南风二三级
最高气温29℃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短时暴雨、防雷、防大风应急防御工作,气象部门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准备并择机进行作业;
2. 驾驶员通过积水路段应减速慢行确认安全后再通过,交管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和积水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和交通引导;
3.户外人员应减少或暂停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选择进入抗风能力较强并具有防雷措施的建筑内,同时关闭门窗远离危险电源;
4.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和水上交通等单位应采取限飞、限速或暂时关闭等措施保障人员和交通安全,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回港规避,加固港口设施;
5.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必要的排涝措施和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准备
北京晚报(ID:wxbjwb)综合气象北京、中国天气、中央气象台、沸点视频、@交通北京
长城修缮看箭扣:一场“修旧如旧”的长城大修
新京报讯(记者 倪伟) 63岁的程永茂师傅已经修了15年长城。他是古建修缮兴隆门第16代传人,师祖就参与过明长城的建造。在他眼中,今天修长城与往日大为不同。
“以前是按照工程标准把每一段修好,但现在要想着怎么恢复风貌,得多琢磨琢磨。”程永茂说。
“预防为主、原状保护”是年初发布的《长城保护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原则。这意味着,未来长城修缮,都要最小干预、保持“野味”。
怀柔区箭扣长城二期修缮工程正在开展。今年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箭扣长城东段和南段修缮方案。箭扣二期之后,未来3年,合计2772米的长城段和17座敌台敌楼也将完成修缮。箭扣的修缮探索了多种模式创新,未来可供全国长城尤其是砖长城修缮借鉴。
如今奉为金科玉律的“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理念,曾经长期在争论中处于下风,逐渐被广泛接受。
施工人员为地面城砖缝隙灌糯米浆。
程永茂在箭扣长城上。
野树留在长城上
箭扣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一直没有修缮完成和开放,却成为游客热衷探险的一条经典“野长城”线路。
自然侵蚀风化,加上人为活动破坏,使得箭扣长城健康状况堪忧。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曾多次登临箭扣,在他印象中,箭扣长城非常残破,很多点段墙体、城砖松动,濒临垮塌。
对箭扣的修缮近年陆续启动。2016年至2017年,经过1年施工,1003米的箭扣长城一期修缮完成,包括敌台3座、敌楼2座。
从“鹰飞倒仰”到“北京结”长744米,是箭扣长城最险的一段,有些地方坡度达80度。所谓“鹰飞倒仰”,依《长城史话》所述,是指“就连雄鹰飞到这里也要倒仰向上奋力高飞才能到顶”。
这段长城被规划为箭扣长城二期修缮工程,去年启动,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完工。去年起,作为箭扣长城修缮技术负责人,程永茂便一头扎在这里。
4月16日,记者站在箭扣二期修缮现场抬眼望去,这段长城与别处的不同之处,除了险峻,还有城墙上的树。
风刮来了籽,在城墙上扎了根,一些树已经在此生长20多年,有的树根会扎入砖缝、鼓胀墙体,破坏内部结构,还有的没有显著的破坏性。按照以前的修缮要求,为了保证长城的完整,这些树都是要清理的。但如今,经评估对城墙健康没有影响的树,在修缮过程中都会尽量保留。
程永茂走在长城上,地面上有不少坑坑洼洼的地方,地砖残破、遗失,地面就露了出来。他指着这些坑告诉记者,如果影响不大,现在就不去主动修复,保留原状。“大家看惯了野长城,修得太新就没有那种感觉了。”
一位施工单位负责人说,之前修长城,地面要修得非常平整,有缺砖的地方就补上新砖,旧砖碎了也会挖走再补新料,平均修1米要花费1万元,成本很高。但是现在修缮的思维变了,很多修缮点段并不用大修。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长城经过长期的自然、人为作用,已经呈现出以遗址为主的面貌,绝大多数点段应按考古遗址进行现状保护。价值突出、具备开放条件的长城点段修缮时,要按照不改变原状、最低程度干预原则。
这一原则也是对长城“过度修复”行为的纠正。近年来部分地区曾出现对长城的不当修复事件,例如2016年,辽宁锥子山长城修缮时用三合土“抹平”地面,破坏了历史面貌,曾受到国家文物局通报处理。
依照古法制作的长城砖至今还只能依靠骡子运到长城修缮处。
“修旧如旧”理念实现逆袭
箭扣长城的修缮,体现了长城修缮思维的转变。
今年年初,《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印发,明确长城保护要坚持“预防为主、原状保护”原则,妥善保护各时代遗迹,避免不当干预,不得重建或借保护名义“新建”长城。
宋新潮进一步解释称,如今修缮长城必须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理念,“修长城不能仅仅关注长城本身,长城是壮美山河的一部分,要与四周风貌结合起来。”
《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提出,长城的保护要“真实、完整地保存长城承载的各类历史信息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所谓各类历史信息,宋新潮说,不是说要恢复长城建造时的面貌,而是应该保留各个时代的损坏、保护痕迹。
像八达岭那样修缮得规整的长城,将不复多见。宋新潮曾说,各地不能把长城固化为八达岭长城的样子,或按照八达岭长城的样子来修,应该要尽可能原状保护。
箭扣修旧如旧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新料用得少多了。
修长城用的新砖都按古法烧制,尺寸与明代城砖保持一致。程永茂行走在“鹰飞倒仰”和“北京结”之间的长城上,感觉几乎看不到新料的使用。
他说,修长城的砖太贵了。
现在北京烧砖的工厂都关闭了,城砖要从山西定制。这些砖制作要求高,生产出来再运送到箭扣长城脚下,每块砖成本约16.5元。这是一“贵”。另一个“贵”在于运输。城砖到了长城下的村子以后,施工人员利用农用车将砖块从小路推到山脚下的堆料点,每块砖运送成本约1.5元。城砖上山,需要依靠骡子来拉,每块砖运输成本约3元多。最后上长城的一段路,只能靠工人师傅肩扛手提。
在箭扣一期修缮工程中,20多万块砖就这么运上了山。
在箭扣二期修缮现场,拆出来的旧城砖和新城砖分开码垛,用指示牌标明“身份”。实际使用中,能用旧砖的优先使用旧砖,以保留旧貌。
即使是残砖,也有大用途。在一些已经修好的女墙上,最上层的城砖并非完整的砖块,有大量残破的断砖。一眼看上去,显出参差不齐的状态。这是有意为之,既让残砖继续利用,也能保持长城的沧桑感。
以最小干预修缮长城的理念,过去曾落于下风。董耀会记得,2004年河北紫荆关长城修缮时,究竟是保持原状还是恢复新建时的面貌,曾引发激烈冲突。紫荆关长城被质疑修旧如新,甚至局部以石块砌筑的虎皮墙代替砖砌墙体,破坏了原始风貌。
“那是冲突非常激烈的一次,后来各地文物部门越来越多地接受了最小干预的理念。”董耀会回忆,2016年,在一场关于长城保护理念的论坛上,河北文物部门反思了紫荆关修缮的方式,认为有些做法并不恰当。
而如今,最小干预、原状保护终于成为国家层面的总体原则。董耀会说,所谓最小干预,有三个关键点——最大程度保存文物本体存量、历史信息,以及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人员使用的砖石大多是城墙上的旧砖,实现“修旧如旧”。
砖长城怎么修?全国将借鉴箭扣经验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长城遍布我国15个省(区、市)的404个县(市、区),各类遗存总计43000余处(座/段)。
全国长城中,墙体设施保存比例为1/2以上,墙基、墙体留存比例为3/4以上的,属于保存现状较好的长城点段,仅占总数的12.3%。有大量的长城需要修缮。
国家文物局期待箭扣长城的修缮,能成为全国长城尤其是砖长城修缮标杆示范工程。选择箭扣,是因为这段长城“病害”种类比较集中,涉及点段、敌楼、砖石等多方面,是“最难治”的地方,可以作为砖长城修缮的典型。
“箭扣的修缮对全国砖石长城有直接借鉴意义,包括技术、材料、方法,以及发挥修复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等。每一段长城情况不同,不能说箭扣会提供一个准则,但一定会积累很多经验。”宋新潮说。
箭扣的修缮,也在探索适合长城的新机制。
例如,大部分工程项目都要求设计与施工分开,但是箭扣长城探索设计施工一体化。宋新潮说,长城保护不是普通工程,是一个研究过程,实施中需要及时调整,设计要深度参与施工。
而在资金方面,箭扣修缮扩大了资金来源,首次引入社会基金参与长城修缮。“长城修缮是个长远工程,工钱怎么算、料钱怎么算,怎么让施工方有利润,都需要创新机制。”宋新潮说。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透露,北京正研究建设北京长城修复中心,由专人长期研究如何修长城,中心既研究修长城的技术、方法,也研究长城的历史文化,是一个综合的研究中心。“北京长城修复中心如果建成,对于总结和推广长城修缮经验,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正在修缮中的箭扣长城二期工程,计划今年第三季度完工。
用15年为北京长城“救命”
用“绣花”功夫精细修缮箭扣的同时,另一些长城点段面临更危险的境地。
今年,北京市文物局在全市选取了10个点段,开展抢险加固。这10个抢险点段位于密云、怀柔、延庆三区,每区三到四个点,已经面临突然坍塌的风险。
舒小峰介绍,北京已经制定了未来5年抢险计划,每年开工10项以上抢险工程。今年的抢险工程将积累经验,向全市有长城分布的6区推广。
在舒小峰看来,抢险就是为长城“救命”。北京地区长城危害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自然侵蚀,包括雨水侵蚀冻融和地基沉降,抢险就是主要解决这两方面问题,采用临时支点等措施。因此,抢险工程对长城的干预程度比保护性修缮还要小,先采用简单而有效的手段防止坍塌,腾出时间以后再做精细修缮,“相当于先救命,然后再进入病房慢慢调理。”
例如箭扣上的正北楼,墙面已经裂开一道裂口,随时有坍塌风险。抢险手段是用26根槽钢对券洞四角进行抱角、打箍,相当于仅用钢架给正北楼上了一道箍。
董耀会走遍全国长城,目睹了太多长城文物轰然倒塌,留下无尽遗憾。
2016年,山西广武明长城“月亮门”在一阵大风中倒塌,仅剩半边“门框”独自矗立。虽然名声在外,且被山西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月亮门”却长期未得到加固。
同年,就在辽宁锥子山长城因被“抹平”而“走红”时,不远处高楼山山顶的一座敌楼在夜雨中塌成废墟,几乎无人知晓。
董耀会为此痛心,“那座楼基础松动很久了,如果及时加以支撑就能避免垮塌。”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虽重视重大维修项,日常投入却不够。而日常维护不纳入国家财政支持,必须由地方政府掏钱。
“可以申请1000万修1公里长城,却无法拿出1000万保护100公里长城”,董耀会说,很多长城点段的险情只需花很少的钱就能排除,这些工作是真正为长城“保命”。
在董耀会看来,北京长城抢险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他以古北口一座双层敌楼举例称,修缮采用的方法是内部用钢构件支撑,外部用钢条围箍,内外合力支护,完全保留了沧桑风貌。而此前,部分地区对于这些残楼采用的是推倒重建的方式。“我的观点是,倒了的就不要再垒起来,先把那些快要坍塌的修好,这是最迫切的事。”
程永茂修长城15年得出了一个结论:修长城最重要的是防水。解决了排水和坍塌问题,就能延长长城寿命。
北京长城险情并不少,全面排除尚需时日。仅怀柔区就确定了20个抢险点,未来5年逐步实施。《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至2035年)》定下目标:到2035年北京完成全部抢险工程,实现长城全线无险情。
箭扣长城一期修缮工程对比照片。怀柔区政府供图
箭扣长城有望开放 将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根据怀柔区规划,箭扣修缮涉及墙体7728米、敌台51座,计划投资1.55亿元全面修成。箭扣东段和南段修缮获批后,怀柔区文化委副主任郭大鹏表示,今年东段将启动修缮。这两段修完后,还有两段共2000多米待修。
舒小峰预计,5年以内箭扣长城将得到全面修缮,而全市的长城保护性修缮是一个更为长远的过程。
值得欣慰的是,北京长城保存了建成时的整体格局,现存遗存 70%以上轮廓可辨认,50%以上轮廓基本清楚,30%以上轮廓较为清晰,完整性较好。 董耀会说,整体来看,北京长城保护做得很好,在抢险加固、保持历史风貌方面,理念都是先进的。
《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确立了长城文化带5个核心组团片区,即马兰路组团、古北口路组团、黄花路组团、居庸路组团和沿河城组团,均为长城最具代表性精华段落。
箭扣长城就是黄花路组团的一部分。舒小峰说,这个5个组团都将进行重点保护,有些会实施修缮,到2035年得到有效保护。
不开放的“野长城”也要修。
“所谓‘野长城’就是没有设风景区,也就是不收门票钱,不过不收钱就不修吗?”宋新潮说。《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明确,长城非开放点段的管控要树立红线思维,细化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生态涵养区的管控要求,并逐步达到非开放段长城的封闭管理。
一直以来,游客私自攀爬长城未开放点段被明令禁止。但风景如此险峻秀美的箭扣,不开放也实属遗憾。
郭大鹏说,开放是肯定的,但具体方式还在商议。能确定的是,怀柔将与北京有关部门合作,为满足游客需求,量身打造一些穿越路线、栈道游览等精品旅游线路。“长城修缮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开放才能更好地保护。”
新京报记者 倪伟 编辑 张畅 校对 陆爱英
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倪伟
怀柔大山深处“全球最美”书屋 没钱安空调?
新京报讯(记者 李傲)即便网络如此发达,一间静室一本书、一个下午一杯茶的恬静时光,仍然让人向往。在北京怀柔的大山深处,有一座小小图书馆,被誉为“全球最美18座书屋之一”。是不是“全球最美”属于仁者见仁的事情,可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实地探访,确认有书香、有鸟鸣、有山谷和风,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爱书之人,在此处读书,足以忘忧。然而,书屋也有一些小尴尬,比如天气渐热,屋子里却没空调,读书真是能读到“汗颜”。
“篱苑书屋”。新京报记者 李傲 摄
小溪绕书海 深山闻鸟鸣
口碑多年不减的“篱苑书屋”,是一座小型图书馆,位于怀柔区交界河村,创办初心就是向当地村民和路过游客提供一处免费的阅览空间与交流场所。驱车到交界河村,从小路一路向里走去,“柴禾屋”外形的图书馆非常明显,依山而建的书屋前流淌着一条小溪,别致的小桥通向深山书海。
“篱苑书屋”外观独特。新京报记者 李傲 摄
整间书屋采用全玻璃外窗,玻璃窗外又用几万根的柴禾棒环绕,都是就地取材,选用村里种植的洋槐、桑木等十多种树木的枝干。在书屋附近,记者多次听到清澈婉转的鸟鸣,却难以辨别是哪种鸟类,听工作人员说,这里经常有候鸟栖息。
书屋室内的空间构成简单直白,整个空间没有任何隔断,也没有任何家具,但布局错落有致,主要由大台阶和书架构成,图书则摆在书架及台阶下的空间内,让楼梯也变成了书架。书屋的两侧各有一个下沉式的空间,一侧放入了桌子,另一侧则是供大家休憩的开放空间。图书的摆放很是随意,读者可以随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记者看了看,既有文史哲类图书,也有不少通俗读物,没有特别细致的分类,随性阅读。
书屋内部不让拍照。图片来源:篱苑书屋官微
冬冷夏热 最美书屋盼空调
图书馆的书多是捐赠的,这也导致两年前曾经遭遇尴尬。篱苑书屋曾发过一则对“盗版书风波”的声明,此前书屋为了让藏书丰富,曾提出了一个换书策略:捐三本书,就可以从书屋里拿走一本书,结果大量的优质正版书籍被人拿走,大量的盗版书、博彩书甚至作业本被“捐”了进来。如今这后遗症还有体现,记者进屋时领了张小卡片,上面印有“暂不接受任何捐书活动!三本书换一本书的活动已取消!”并红字印刷“拒绝盗版,欢迎监督”。此外,图书馆指出如果读者在阅读中发现有任何书籍有盗版嫌疑,可立即交给在场管理员,由书屋统一处理。
好在风波已过,书屋又恢复宁静。记者到访当天,看到不少人结伴而来,有人还带着孩子,需要提醒的是,书屋不允许三岁以下孩子入内。住在市区的康女士表示,大老远过来,就是想找一个安静空间放松自己,“在这山区里,靠着窗边,读着一本书,能慢节奏的生活一天很舒服。”也真有爱书的小孩子被这里通透的结构布局和随性阅读所吸引,“真好玩,明天还想来。”
图书馆的室内采光,完全依靠阳光透过外墙“柴禾棒”缝隙,洒满整个空间,让阅读融入自然之中,这当然是种享受。不过,也因为自然采光,书屋日落西山前也就关门了。冬天没暖气,书屋关闭。当下来这里,书屋里也没空调,记者阅读了一会儿闲书,很快就被逐渐攀升的气温热出了汗,咨询为何不安空调,管理员苦笑回答:“谁给钱安呀?”毕竟是山区,又是高温天还不算多的5月,没空调的阅读环境多数还能忍受,但估计到了酷暑天,在这里读书恐怕很难保持安静心态了。
阳光照进玻璃窗。图片来源:篱苑书屋官微
别拍照别光脚 清净阅读规矩多
“篱苑书屋”的规矩挺多。门外聚集了不少人,在成群结队与书屋合影,这是因为室内不让拍照。现场工作人员表示:“有游客来这里只是为了照相打卡发朋友圈,这样会影响真正需要读书的读者,因此设立了不让在里面拍照的规定。”在这里提醒读者,别抱侥幸心理在屋内拍照,屋子里有摄像头,记者亲眼看到有执意偷拍的读者被工作人员请出了书屋。
书屋内的面积有限,每次仅能供40人入内参观阅读。如果遇到人多的情况,则需要排队进入。工作人员称,有时候这里可以排出百米长队。还有一个小规矩则比较“接地气”,书屋要求入馆前先脱鞋,但屋内禁止赤脚,明示“脚有异味请勿入内”。现在好多年轻人不爱穿袜子,不过没关系,图书馆提供有袜子,3块钱一双。
资料图:书屋要求入馆脱鞋穿袜子。
据了解,篱苑书屋建于2011年,设计师此前来交界河村探友,被周围景致吸引,篱苑书屋的设计构思旨在与自然相配合,让人造的物质环境结合大自然凝聚成为一个有灵性的气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清境。书屋每年开放日期为4月中旬到11月底,冬天则会闭关修整。而书屋周一至周五只接待预约的团体,每周仅限周六、周日两天免费对个人开放。记者在参观期间,固然有相当一批读者来此的目的只是为了网红打卡拍照,却也真有不少爱书之人,一直在专注阅读,沉醉在书香之中。在山谷中手不释卷的清净阅读,相信是不少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美好体验。
新京报记者 李傲 编辑 张牵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