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个人养老金开闸五问五答教你储蓄理财基金产品怎么选基金的属性
96
2025-03-03
“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看似只是个别新闻报道的标题用词,但事实确实如此。这说明我国在车载芯片领域的国产化进程还非常缓慢,我国的车载芯片仍严重依赖于进口。
根据盖世汽车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影响纯电动汽车性能的功率半导体国产化比例仅为15%, 并且用于实现自动驾驶的尖端芯片国产化比例还不到5%,也就是说中国市场上90%的汽车车载芯片还是依靠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车载芯片所处的市场并不大,国内车载芯片的市场份额还不到30%。但是,汽车芯片的门槛还是很高的, 目前全球车载芯片主要以NXP、英飞凌等为主;而根据高德纳的数据显示,车载芯片的排名前五的公司占据着70%的市场份额,整体的集中度很高,这也导致了我国汽车行业对车载芯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Ⅰ.中国车载芯片国产化程度极低,只有1成左右
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中国汽车行业目前依赖的车载芯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 在车载芯片的进口中,国产车载芯片占比约7%~9%之间,而国外的车载芯片占比高达91%~93%,这也说明了当前中国企业在车载芯片的自给自足能力上还是很差的。
Ⅱ.车载芯片发展不足,主要集中在功率半导体领域
根据了解,目前影响纯电动汽车性能的功率半导体国产化比例仅仅只有15%左右, 而影响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的计算芯片国产化比例低于5%,这说明了中国企业在车载芯片领域的国产化程度还是很低的。
如果和美国、日本、欧洲这些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在车载芯片的国产化程度上更是差距明显,相对来说,国外的芯片自给率在50%~60%左右,甚至有的达到了75%以上,国产化程度远超国内的车载芯片自给率。
在功率半导体方面, 我国企业的自给率还算相对较高,其自给率已经达到了50%左右,但这相比于国外的成熟企业依然差距很大。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搭载的功率半导体基本都是国外进口的,国内的许多车企自给自足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
③.车载芯片研发难点多,研发周期拉长
在车载芯片的设计、生产和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ISO26262、AEC-Q100等车规级标准。这些标准对芯片的功能安全、可靠性和抗干扰性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这也导致了车载芯片的研发周期拉长,很多芯片企业都达不到车规级标准,所以就导致车企宁愿花钱购买国外的车载芯片,也不愿意采购国内的车载芯片。
第四章:国产车载芯片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在哪里?
(原因一)车载芯片市场小,竞争压力大
尽管车载芯片在电动汽车产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其利润空间也相对有限。 这使得一些企业不愿意在该领域投入过多的资源和精力,从而导致市场竞争相对较弱。再加上车载芯片的开发和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对于一些初创企业和小型企业来说,难度更大。
(原因二)技术积累不足,后续发展难度不断加大
车载芯片的设计、生产和测试需要高度的技术积累和经验, 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积累相对较少 ,由于技术积累不足,很多企业在车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中也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这也会进一步加大后续发展和创新的难度。
而在车载芯片的研发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大部分企业都可以通过各自的技术团队去解决这些问题,但对于一些初创企业和小型企业来说,缺乏相应的技术团队和资源支持,就会导致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影响研发进度。
(原因三)人才匮乏,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车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团队支持,但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人才短缺,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团队支持,就会导致企业在车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后续发展。
据华为、中兴等企业反馈, 虽然企业已经加大了对于人力资源的招聘和培养的力度,但是很难找到懂车载芯片相关技术和经验的人才以及员工。
(原因四)注意力不足,缺乏足够重视
车载芯片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关键部件之一,但在国内,车载芯片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这也导致许多企业对于车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日常宣传中,企业也没有足够地强调车载芯片的重要性,而是更关注于电池、动力系统等部件的零部件。这样的做法也影响了车企的客户转化率。
(原因五)缺乏合作,企业间缺乏相互支持
在车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中,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国内,许多企业之间缺乏相互支持和合作。 这也会导致企业在车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中缺乏资源和技术的支持,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后续发展和创新,很多企业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另外,车载芯片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包括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涉及到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如果缺乏相应的团队和人才支持,就很难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协作,从而导致车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难以推进。
第五章:车载芯片国产化率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影响1】中国车载芯片市场依赖进口,费用高且供应不足
由于国产车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很多企业在采购车载芯片时更倾向于选择进口芯片,这就导致了国内车载芯片市场对进口车载芯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内汽车厂商就可能会面临芯片费用过高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高端车企,成本预算更是相当高。
【影响2】电动汽车产业受阻,技术创新能力下降
由于车载芯片的国产化率较低,很多国产汽车厂商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也可能会受到制约。 由于缺乏相应的国产车载芯片和技术支持,很多汽车企业可能会放慢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步伐,这就导致了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在技术上可能会落后于其他国家。
【影响3】缺乏自主汽车产业链,安全性和稳定性下降
关于车载芯片的国产化率低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国内汽车企业建立自主汽车产业链的能力,如果缺乏相应的自主汽车产业链支持,很多企业在汽车研发和生产中的决策就可能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这就会导致国内汽车市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下降。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需要加大对车载芯片市场的关注和投资,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进入这个市场,同时加强对车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国内车载芯片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第六章:国产车载芯片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国产化率?
√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的自主创新
随着国产车载芯片的竞争加剧,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的自主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实现更高水平的国产化率。其次,企业还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政策支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技术共享
为了推动国产车载芯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技术共享,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 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生产升级,同时,可以组织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技术共享和经验交流。
√探索国际合作,借力打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合作成为了实现更高水平国产化率的有效途径,国内企业可以借助国际合作的力量,借助国外企业的技术、经验和市场资源,实现技术的快速引进和自主研发的加速。 同时,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加快产业链的布局,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国产化率,企业需要加快产业链的布局,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企业可以通过上下游合作、投资建设等方式, 加快产业链的布局,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国产化率。
总的来说,国产车载芯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已经成为了当前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国产化率,国内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政策支持,探索国际合作,加快产业链的布局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车载芯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